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117 隐情  (第2/5页)
允许孩儿去。”    “我想不明白,我们崔家向以忠义传家,儿子自幼与父亲学习兵法战阵之事,为何到了那需要儿子报国的关头,您与父亲都坚决阻拦我上阵杀敌呢?”    这件事落在他心里很久了,当时父母意外的阻拦态度让他十分不解,即使这麽多年也未能完全想通。    当时他已年满十六,在那样的应急状态下,朝廷已经允许十六岁以上的儿郎上阵从军,而且父母自幼重视对他的教导,他在兵法战阵上的造诣可以说b儒家经义上的更深。    可博睢叛乱後,父母不仅以种种理由阻止他上阵,还屡次劝说他弃武从文去考进士。    崔元庭开始实不理解,直到崔父在巴州病逝前留下书信,劝导他务必从文,他不忍违背亡父遗愿,这才无奈顺从。    但个中原因,这麽多年他也想不明白。    博睢叛乱之前,父母明明并不反对他走上武将的道路,为何叛乱一起,他们就变了态度。    他们在怕什麽?    当他发现凶徒可疑的身份来源後曾苦苦思索,到底是朔方军对自己有敌意,还是卢龙军要结果自己?    联系到博睢叛乱父母的态度,他不得不怀疑。    朔方节度使郭知励麾下的朔方军,从叛乱一开始就是抵御叛贼最顽强的中坚力量,而卢龙军恰恰相反,是叛军首领燕康王麾下最亲信的JiNg锐。    他当初若从军,几乎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